Category Archives: ML&DL

机器学习算法梳理

前言:

找工作时(IT行业),除了常见的软件开发以外,机器学习岗位也可以当作是一个选择,不少计算机方向的研究生都会接触这个,如果你的研究方向是机器学习/数据挖掘之类,且又对其非常感兴趣的话,可以考虑考虑该岗位,毕竟在机器智能没达到人类水平之前,机器学习可以作为一种重要手段,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这方面的人才需求也会越来越大。

纵观IT行业的招聘岗位,机器学习之类的岗位还是挺少的,国内大点的公司里百度,阿里,腾讯,网易,搜狐,华为(华为的岗位基本都是随机分配,机器学习等岗位基本面向的是博士)等会有相关职位,另外一些国内的中小型企业和外企也会招一小部分。当然了,其中大部分还是百度北京要人最多,上百人。阿里的算法岗位很大一部分也是搞机器学习相关的。另外本人有幸签约了网易杭州研究院的深度学习算法岗位,打算从事机器学习领域至少5年。非常感谢小易收留了我!

下面是本人在找机器学习岗位工作时,总结的常见机器学习算法(主要是一些常规分类器)大概流程和主要思想,希望对大家找机器学习岗位时有点帮助。实际上在面试过程中,懂这些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大概流程是远远不够的,那些面试官往往问的都是一些公司内部业务中的课题,往往要求你不仅要懂得这些算法的理论过程,而且要非常熟悉怎样使用它,什么场合用它,算法的优缺点,以及调参经验等等。说白了,就是既要会点理论,也要会点应用,既要有点深度,也要有点广度,否则运气不好的话很容易就被刷掉,因为每个面试官爱好不同。

 

朴素贝叶斯:

有以下几个地方需要注意:

1. 如果给出的特征向量长度可能不同,这是需要归一化为通长度的向量(这里以文本分类为例),比如说是句子单词的话,则长度为整个词汇量的长度,对应位置是该单词出现的次数。

2.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一项条件概率可以通过朴素贝叶斯条件独立展开。要注意一点就是的计算方法,而由朴素贝叶斯的前提假设可知,=,因此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在类别为ci的那些样本集中,找到wj出现次数的总和,然后除以该样本的总和;第二种方法是类别为ci的那些样本集中,找到wj出现次数的总和,然后除以该样本中所有特征出现次数的总和。

3. 如果中的某一项为0,则其联合概率的乘积也可能为0,即2中公式的分子为0,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出现,一般情况下会将这一项初始化为1,当然为了保证概率相等,分母应对应初始化为2(这里因为是2类,所以加2,如果是k类就需要加k,术语上叫做laplace光滑, 分母加k的原因是使之满足全概率公式)。

朴素贝叶斯的优点:

对小规模的数据表现很好,适合多分类任务,适合增量式训练。

缺点

对输入数据的表达形式很敏感。

 

决策树:

决策树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选择一个属性进行分枝,因此要注意一下信息增益的计算公式,并深入理解它。

信息熵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的n代表有n个分类类别(比如假设是2类问题,那么n=2)。分别计算这2类样本在总样本中出现的概率p1和p2,这样就可以计算出未选中属性分枝前的信息熵。

现在选中一个属性xi用来进行分枝,此时分枝规则是:如果xi=vx的话,将样本分到树的一个分支;如果不相等则进入另一个分支。很显然,分支中的样本很有可能包括2个类别,分别计算这2个分支的熵H1和H2,计算出分枝后的总信息熵H’=p1*H1+p2*H2.,则此时的信息增益ΔH=H-H’。以信息增益为原则,把所有的属性都测试一边,选择一个使增益最大的属性作为本次分枝属性。

决策树的优点:

计算量简单,可解释性强,比较适合处理有缺失属性值的样本,能够处理不相关的特征;

缺点:

容易过拟合(后续出现了随机森林,减小了过拟合现象);

 

Logistic回归:

Logistic是用来分类的,是一种线性分类器,需要注意的地方有:

1. logistic函数表达式为:

其导数形式为:

2. logsitc回归方法主要是用最大似然估计来学习的,所以单个样本的后验概率为:

到整个样本的后验概率:

其中:

通过对数进一步化简为:

3. 其实它的loss function为-l(θ),因此我们需使loss function最小,可采用梯度下降法得到。梯度下降法公式为:

Logistic回归优点:

1、实现简单;

2、分类时计算量非常小,速度很快,存储资源低;

缺点:

1、容易欠拟合,一般准确度不太高

2、只能处理两分类问题(在此基础上衍生出来的softmax可以用于多分类),且必须线性可分;

 

线性回归:

线性回归才是真正用于回归的,而不像logistic回归是用于分类,其基本思想是用梯度下降法对最小二乘法形式的误差函数进行优化,当然也可以用normal equation直接求得参数的解,结果为:

而在LWLR(局部加权线性回归)中,参数的计算表达式为:

因为此时优化的是:

由此可见LWLR与LR不同,LWLR是一个非参数模型,因为每次进行回归计算都要遍历训练样本至少一次。

线性回归优点:

实现简单,计算简单;

缺点:

不能拟合非线性数据;

 

KNN算法:

KNN即最近邻算法,其主要过程为:

1. 计算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中每个样本点的距离(常见的距离度量有欧式距离,马氏距离等);

2. 对上面所有的距离值进行排序;

3. 选前k个最小距离的样本;

4. 根据这k个样本的标签进行投票,得到最后的分类类别;

如何选择一个最佳的K值,这取决于数据。一般情况下,在分类时较大的K值能够减小噪声的影响。但会使类别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一个较好的K值可通过各种启发式技术来获取,比如,交叉验证。另外噪声和非相关性特征向量的存在会使K近邻算法的准确性减小。

近邻算法具有较强的一致性结果。随着数据趋于无限,算法保证错误率不会超过贝叶斯算法错误率的两倍。对于一些好的K值,K近邻保证错误率不会超过贝叶斯理论误差率。

注:马氏距离一定要先给出样本集的统计性质,比如均值向量,协方差矩阵等。关于马氏距离的介绍如下:

KNN算法的优点:

1. 思想简单,理论成熟,既可以用来做分类也可以用来做回归;

2. 可用于非线性分类;

3. 训练时间复杂度为O(n);

4. 准确度高,对数据没有假设,对outlier不敏感;

缺点:

1. 计算量大;

2. 样本不平衡问题(即有些类别的样本数量很多,而其它样本的数量很少);

3. 需要大量的内存;

 

SVM

要学会如何使用libsvm以及一些参数的调节经验,另外需要理清楚svm算法的一些思路:

1. svm中的最优分类面是对所有样本的几何裕量最大(为什么要选择最大间隔分类器,请从数学角度上说明?网易深度学习岗位面试过程中有被问到。答案就是几何间隔与样本的误分次数间存在关系:,其中的分母就是样本到分类间隔距离,分子中的R是所有样本中的最长向量值),即:

经过一系列推导可得为优化下面原始目标:

2. 下面来看看拉格朗日理论:

可以将1中的优化目标转换为拉格朗日的形式(通过各种对偶优化,KKD条件),最后目标函数为:

我们只需要最小化上述目标函数,其中的α为原始优化问题中的不等式约束拉格朗日系数。

3. 对2中最后的式子分别w和b求导可得:

由上面第1式子可以知道,如果我们优化出了α,则直接可以求出w了,即模型的参数搞定。而上面第2个式子可以作为后续优化的一个约束条件。

4. 对2中最后一个目标函数用对偶优化理论可以转换为优化下面的目标函数:

而这个函数可以用常用的优化方法求得α,进而求得w和b。

5. 按照道理,svm简单理论应该到此结束。不过还是要补充一点,即在预测时有:

那个尖括号我们可以用核函数代替,这也是svm经常和核函数扯在一起的原因。

6. 最后是关于松弛变量的引入,因此原始的目标优化公式为:

此时对应的对偶优化公式为:

与前面的相比只是α多了个上界。

SVM算法优点:

可用于线性/非线性分类,也可以用于回归;

低泛化误差;

容易解释;

计算复杂度较低;

缺点:

对参数和核函数的选择比较敏感;

原始的SVM只比较擅长处理二分类问题;

 

Boosting

主要以Adaboost为例,首先来看看Adaboost的流程图,如下:

从图中可以看到,在训练过程中我们需要训练出多个弱分类器(图中为3个),每个弱分类器是由不同权重的样本(图中为5个训练样本)训练得到(其中第一个弱分类器对应输入样本的权值是一样的),而每个弱分类器对最终分类结果的作用也不同,是通过加权平均输出的,权值见上图中三角形里面的数值。那么这些弱分类器和其对应的权值是怎样训练出来的呢?

下面通过一个例子来简单说明。

书中(machine learning in action)假设的是5个训练样本,每个训练样本的维度为2,在训练第一个分类器时5个样本的权重各为0.2. 注意这里样本的权值和最终训练的弱分类器组对应的权值α是不同的,样本的权重只在训练过程中用到,而α在训练过程和测试过程都有用到。

现在假设弱分类器是带一个节点的简单决策树,该决策树会选择2个属性(假设只有2个属性)的一个,然后计算出这个属性中的最佳值用来分类。

Adaboost的简单版本训练过程如下:

1. 训练第一个分类器,样本的权值D为相同的均值。通过一个弱分类器,得到这5个样本(请对应书中的例子来看,依旧是machine learning in action)的分类预测标签。与给出的样本真实标签对比,就可能出现误差(即错误)。如果某个样本预测错误,则它对应的错误值为该样本的权重,如果分类正确,则错误值为0. 最后累加5个样本的错误率之和,记为ε。

2. 通过ε来计算该弱分类器的权重α,公式如下:

3. 通过α来计算训练下一个弱分类器样本的权重D,如果对应样本分类正确,则减小该样本的权重,公式为:

如果样本分类错误,则增加该样本的权重,公式为:

4. 循环步骤1,2,3来继续训练多个分类器,只是其D值不同而已。

测试过程如下:

输入一个样本到训练好的每个弱分类中,则每个弱分类都对应一个输出标签,然后该标签乘以对应的α,最后求和得到值的符号即为预测标签值。

Boosting算法的优点:

低泛化误差;

容易实现,分类准确率较高,没有太多参数可以调;

缺点:

对outlier比较敏感;

 

聚类:

根据聚类思想划分:

1. 基于划分的聚类:

K-means, k-medoids(每一个类别中找一个样本点来代表),CLARANS.

k-means是使下面的表达式值最小:

k-means算法的优点:

(1)k-means算法是解决聚类问题的一种经典算法,算法简单、快速。

(2)对处理大数据集,该算法是相对可伸缩的和高效率的,因为它的复杂度大约是O(nkt),其中n是所有对象的数目,k是簇的数目,t是迭代的次数。通常k<<n。这个算法通常局部收敛。

(3)算法尝试找出使平方误差函数值最小的k个划分。当簇是密集的、球状或团状的,且簇与簇之间区别明显时,聚类效果较好。

缺点:

(1)k-平均方法只有在簇的平均值被定义的情况下才能使用,且对有些分类属性的数据不适合。

(2)要求用户必须事先给出要生成的簇的数目k。

(3)对初值敏感,对于不同的初始值,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聚类结果。

(4)不适合于发现非凸面形状的簇,或者大小差别很大的簇。

(5)对于”噪声”和孤立点数据敏感,少量的该类数据能够对平均值产生极大影响。

2. 基于层次的聚类:

自底向上的凝聚方法,比如AGNES。

自上向下的分裂方法,比如DIANA。

3. 基于密度的聚类:

DBSACN,OPTICS,BIRCH(CF-Tree),CURE.

4. 基于网格的方法:

STING, WaveCluster.

5. 基于模型的聚类:

EM,SOM,COBWEB.

以上这些算法的简介可参考聚类(百度百科)。

 

推荐系统:

推荐系统的实现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基于内容的实现和协同滤波的实现。

基于内容的实现:

不同人对不同电影的评分这个例子,可以看做是一个普通的回归问题,因此每部电影都需要提前提取出一个特征向量(即x值),然后针对每个用户建模,即每个用户打的分值作为y值,利用这些已有的分值y和电影特征值x就可以训练回归模型了(最常见的就是线性回归)。这样就可以预测那些用户没有评分的电影的分数。(值得注意的是需对每个用户都建立他自己的回归模型)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可以是先给定每个用户对某种电影的喜好程度(即权值),然后学出每部电影的特征,最后采用回归来预测那些没有被评分的电影。

当然还可以是同时优化得到每个用户对不同类型电影的热爱程度以及每部电影的特征。具体可以参考Ng在coursera上的ml教程:https://www.coursera.org/course/ml

基于协同滤波的实现:

协同滤波(CF)可以看做是一个分类问题,也可以看做是矩阵分解问题。协同滤波主要是基于每个人自己的喜好都类似这一特征,它不依赖于个人的基本信息。比如刚刚那个电影评分的例子中,预测那些没有被评分的电影的分数只依赖于已经打分的那些分数,并不需要去学习那些电影的特征。

SVD将矩阵分解为三个矩阵的乘积,公式如下所示:

中间的矩阵sigma为对角矩阵,对角元素的值为Data矩阵的奇异值(注意奇异值和特征值是不同的),且已经从大到小排列好了。即使去掉特征值小的那些特征,依然可以很好的重构出原始矩阵。如下图所示:

其中更深的颜色代表去掉小特征值重构时的三个矩阵。

果m代表商品的个数,n代表用户的个数,则U矩阵的每一行代表商品的属性,现在通过降维U矩阵(取深色部分)后,每一个商品的属性可以用更低的维度表示(假设为k维)。这样当新来一个用户的商品推荐向量X,则可以根据公式X’*U1*inv(S1)得到一个k维的向量,然后在V’中寻找最相似的那一个用户(相似度测量可用余弦公式等),根据这个用户的评分来推荐(主要是推荐新用户未打分的那些商品)。具体例子可以参考网页:SVD在推荐系统中的应用

另外关于SVD分解后每个矩阵的实际含义可以参考google吴军的《数学之美》一书(不过个人感觉吴军解释UV两个矩阵时好像弄反了,不知道大家怎样认为)。或者参考machine learning in action其中的svd章节。

 

pLSA:

pLSA由LSA发展过来,而早期LSA的实现主要是通过SVD分解。pLSA的模型图如下:

公式中的意义如下:

具体可以参考2010龙星计划:机器学习中对应的主题模型那一讲

 

LDA

主题模型,概率图如下:

和pLSA不同的是LDA中假设了很多先验分布,且一般参数的先验分布都假设为Dirichlet分布,其原因是共轭分布时先验概率和后验概率的形式相同。

GDBT

GBDT(Gradient Boosting Decision Tree) 又叫 MART(Multiple Additive Regression Tree),好像在阿里内部用得比较多(所以阿里算法岗位面试时可能会问到),它是一种迭代的决策树算法,该算法由多棵决策树组成,所有树的输出结果累加起来就是最终答案。它在被提出之初就和SVM一起被认为是泛化能力(generalization)较强的算法。近些年更因为被用于搜索排序的机器学习模型而引起大家关注。

GBDT是回归树,不是分类树。其核心就在于,每一棵树是从之前所有树的残差中来学习的。为了防止过拟合,和Adaboosting一样,也加入了boosting这一项。

关于GDBT的介绍可以可以参考:GBDT(MART) 迭代决策树入门教程 | 简介

 

Regularization:

作用是(网易电话面试时有问到):

1. 数值上更容易求解;

2. 特征数目太大时更稳定;

3. 控制模型的复杂度,光滑性。复杂性越小且越光滑的目标函数泛化能力越强。而加入规则项能使目标函数复杂度减小,且更光滑。

4. 减小参数空间;参数空间越小,复杂度越低。

5. 系数越小,模型越简单,而模型越简单则泛化能力越强(Ng宏观上给出的解释)。

6. 可以看出是权值的高斯先验。

 

异常检测:

可以估计样本的密度函数,对于新样本直接计算其密度,如果密度值小于某一阈值,则表示该样本异常。而密度函数一般采用多维的高斯分布。如果样本有n维,则每一维的特征都可以看作是符合高斯分布的,即使这些特征可视化出来不太符合高斯分布,也可以对该特征进行数学转换让其看起来像高斯分布,比如说x=log(x+c), x=x^(1/c)等。异常检测的算法流程如下:

其中的ε也是通过交叉验证得到的,也就是说在进行异常检测时,前面的p(x)的学习是用的无监督,后面的参数ε学习是用的有监督。那么为什么不全部使用普通有监督的方法来学习呢(即把它看做是一个普通的二分类问题)?主要是因为在异常检测中,异常的样本数量非常少而正常样本数量非常多,因此不足以学习到好的异常行为模型的参数,因为后面新来的异常样本可能完全是与训练样本中的模式不同。

另外,上面是将特征的每一维看成是相互独立的高斯分布,其实这样的近似并不是最好的,但是它的计算量较小,因此也常被使用。更好的方法应该是将特征拟合成多维高斯分布,这时有特征之间的相关性,但随之计算量会变复杂,且样本的协方差矩阵还可能出现不可逆的情况(主要在样本数比特征数小,或者样本特征维数之间有线性关系时)。

上面的内容可以参考Ng的https://www.coursera.org/course/ml

EM算法:

有时候因为样本的产生和隐含变量有关(隐含变量是不能观察的),而求模型的参数时一般采用最大似然估计,由于含有了隐含变量,所以对似然函数参数求导是求不出来的,这时可以采用EM算法来求模型的参数的(对应模型参数个数可能有多个),EM算法一般分为2步:

E步:选取一组参数,求出在该参数下隐含变量的条件概率值;

M步:结合E步求出的隐含变量条件概率,求出似然函数下界函数(本质上是某个期望函数)的最大值。

重复上面2步直至收敛。

公式如下所示:

M步公式中下界函数的推导过程:

EM算法一个常见的例子就是GMM模型,每个样本都有可能由k个高斯产生,只不过由每个高斯产生的概率不同而已,因此每个样本都有对应的高斯分布(k个中的某一个),此时的隐含变量就是每个样本对应的某个高斯分布。

GMM的E步公式如下(计算每个样本对应每个高斯的概率):

更具体的计算公式为:

M步公式如下(计算每个高斯的比重,均值,方差这3个参数):

关于EM算法可以参考Ng的cs229课程资料或者网易公开课:斯坦福大学公开课 :机器学习课程

Apriori:

Apriori是关联分析中比较早的一种方法,主要用来挖掘那些频繁项集合。其思想是:

1. 如果一个项目集合不是频繁集合,那么任何包含它的项目集合也一定不是频繁集合;

2. 如果一个项目集合是频繁集合,那么它的任何非空子集也是频繁集合;

Aprioir需要扫描项目表多遍,从一个项目开始扫描,舍去掉那些不是频繁的项目,得到的集合称为L,然后对L中的每个元素进行自组合,生成比上次扫描多一个项目的集合,该集合称为C,接着又扫描去掉那些非频繁的项目,重复…

看下面这个例子:

元素项目表格:

如果每个步骤不去掉非频繁项目集,则其扫描过程的树形结构如下:

在其中某个过程中,可能出现非频繁的项目集,将其去掉(用阴影表示)为:

上面的内容主要参考的是machine learning in action这本书。

FP Growth:

FP Growth是一种比Apriori更高效的频繁项挖掘方法,它只需要扫描项目表2次。其中第1次扫描获得当个项目的频率,去掉不符合支持度要求的项,并对剩下的项排序。第2遍扫描是建立一颗FP-Tree(frequent-patten tree)。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在FP-Tree上进行挖掘。

比如说有下表:

它所对应的FP_Tree如下:

然后从频率最小的单项P开始,找出P的条件模式基,用构造FP_Tree同样的方法来构造P的条件模式基的FP_Tree,在这棵树上找出包含P的频繁项集。

依次从m,b,a,c,f的条件模式基上挖掘频繁项集,有些项需要递归的去挖掘,比较麻烦,比如m节点,具体的过程可以参考博客:Frequent Pattern 挖掘之二(FP Growth算法),里面讲得很详细。

参考资料:

  1. Harrington, P. (2012). Machine Learning in Action, Manning Publications Co.
  2. 最近邻算法(维基百科)
  3. 马氏距离(维基百科)
  4. 聚类(百度百科)
  5. https://www.coursera.org/course/ml
  6. SVD在推荐系统中的应用
  7. 吴军 and 谷歌 (2012).数学之美, 人民邮电出版社.
  8. 2010龙星计划:机器学习对应的视频教程: 2010龙星计划机器学习视频教程
  9. GBDT(MART) 迭代决策树入门教程 | 简介
  10. Ng的cs229课程资料
  11. 斯坦福大学公开课 :机器学习课程
  12. Frequent Pattern 挖掘之二(FP Growth算法)

from:http://blog.jobbole.com/74438/

YouTube上最火的十个大数据视频

无论你对大数据一无所知,还是想要拓展机器学习方面的知识;

无论你只有三个小时,还是三分钟;

无论你是想进一步了解这个技术还是那些高级应用,这个列表列举了YouTube上最棒的大数据视频。点击播放,使用这个高效的方式来探索大数据领域吧。

(关于视频:我们挑选的是YouTube上“Science and Tech”和“Education”两个分类下被观看次数最多的视频,相关的主题包括大数据、数据科学、机器学习和分析学。我们还参考了大家的观点,通过一个公式估计出大家对每个视频的喜恶程度。如果你发现了一个很棒的视频却不在列表中,请留言告诉我们。)

1. 《Kenneth Cukier: Big Data is Better Data 大数据让我们做得更好》

点击进入视频(需翻墙观看)

毫无疑问,这个选自人气颇高的TED Talks的视频位列了我们的榜首。这个高水平演讲是在Dataconomy的诞生地—都柏林录制的,它分析了大数据的本质,并解释了为什么大数据更好。正如Cukier所说,“更多的数据给予了我们新的视角。它让我们能更好地进行观察,看见不一样的内容”。这个视频还介绍了一些大数据应用,比如癌细胞检测和预警,对于初学者来说容易理解又能激发兴趣。

2. The Future of Robotic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rew Ng, Stanford University, STAN 2011)

机器人学和人工智能的未来(吴恩达, 斯坦福大学, STAN 2011)

点击进入视频(需翻墙观看)

吴恩达是一位机器学习专家,斯坦福大学的教授,同时也是Coursera的创始人。他介绍了自己在机器人学上的研究,涵盖了计算机视觉、强化学习等领域(包括一架自动驾驶的直升机),并提到了他的一个梦想——打造一个会打扫房间的机器人。

3. 《2012年谷歌 I/O开发者大会: SQL 和 NoSQL的后台之战》

点击进入视频(需翻墙观看)

这个视频中,谷歌职员Ken Ashcraft和Alfred Fuller就应用程序到底是用SQL还是NoSQL更好进行了激烈的辩论。辩论的主题包括查询、事务、可伸展性和管理模式。如果你并不确定你的应用程序更适合用关系型还是非关系型数据库模型,那么,我们推荐你看这个视频。

4. 《Introduction to NoSQL by Martin Fowler | Martin Fowler带你走近NoSQL》

点击进入视频(需翻墙观看)

如果你还是对NoSQL更有兴趣,那就让来自ThoughtWorks的Martin Fowler用50分钟带你快速全面地了解NoSQL。这个演讲向我们展示了NoSQL的起源,为什么你应该考虑使用它,以及为什么SQL和NoSQL之间并不是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

5. 《Big Data and Hadoop- Hadoop Tutorial for Beginners | 大数据和 Hadoop:初学者的Hadoop自学教程》

点击进入视频(需翻墙观看)

这个视频是一个自学教程的免费录制版,来自Edureka的付费交互课程。除了观看高水平演讲之外,如果你正想深入学习Hadoop的机制,那你适合从这个视频入手。在这里,你将会了解到Hadoop节点,如何读写分布式文件系统(HDFS),以及数据备份机制。如果你喜欢这个视频的内容,点击这里获取更多免费的Hadoop自学教程。

6. 《Explaining Big Data Lecture 1 | Machine Learning | 大数据解析第一课:机器学习》

点击进入视频(需翻墙观看)

这个视频是斯坦福大学一个非常流行的机器学习视频讲座课程的第一部分。吴恩达在Coursera上所开设的机器学习课程,就是以这些讲座的内容为基础,同时,这些讲座又简明扼要地描述了在为期十周的Coursera课程上不曾提到的其他内容。如果你想免费学习机器学习,那这个视频系列就是为你准备的。

7. 《Brains, Sex, and Machine Learning | 大脑,性,与机器学习》

点击进入视频(需翻墙观看)

Geoffrey Hinton是玻尔兹曼机、反向传播算法和对比散度算法的联合发明者之一,也是机器学习领域的全能大神,如果你想找人指导你学习神经网络,那他绝对是最佳人选之一。该演讲主要讲述了机器学习如何为生物学上那些令人费解的现象提供解释,其中就涉及了有性繁殖领域,也因此有了上面这个有趣的标题。

8. 《What is Hadoop? 什么是Hadoop?》

点击进入视频(需翻墙观看)

Intricity试图在三分钟内回答这个让数据科学领域的门外汉迷惑了多年的问题——Hadoop到底是什么?如果这个视频对你很有启发,不妨再看看他们的其他小视频,其中讲解了诸如“数据管制(data governance)”、“联机分析处理(OLAP)”和“元数据管理(Metadata Management)”等术语。

9. 《Big Ideas: How Big is Big Data?  大数据思维:要多大才算是大数据?》

点击进入视频(需翻墙观看)

这个列表上的大多数视频确实适合初学者,而这个来自EMC的视频更强调理解大数据的基础概念。如果你以为“大数据”就是根据规模定义的,请打开视频,准备好茅塞顿开吧。

10. 《Big Data Analytics: The Revolution Has Just Begun | 大数据分析学:革命刚刚开始》

点击进入视频(需翻墙观看)

SAS公司发布了Will Hakes博士(Link Analytics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兼CEO)做的一个演讲,该演讲全面而深入地探讨了大数据分析学正在如何改变,并将持续改变商业智能的竞争生态。

from:http://blog.jobbole.com/84148/

10 种机器学习算法的要点(附 Python 和 R 代码)

前言

谷歌董事长施密特曾说过:虽然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和机器人受到了许多媒体关注,但是这家公司真正的未来在于机器学习,一种让计算机更聪明、更个性化的技术。

也许我们生活在人类历史上最关键的时期:从使用大型计算机,到个人电脑,再到现在的云计算。关键的不是过去发生了什么,而是将来会有什么发生。

工具和技术的民主化,让像我这样的人对这个时期兴奋不已。计算的蓬勃发展也是一样。如今,作为一名数据科学家,用复杂的算法建立数据处理机器一小时能赚到好几美金。但能做到这个程度可并不简单!我也曾有过无数黑暗的日日夜夜。

谁能从这篇指南里受益最多?

我今天所给出的,也许是我这辈子写下的最有价值的指南。

这篇指南的目的,是为那些有追求的数据科学家和机器学习狂热者们,简化学习旅途。这篇指南会让你动手解决机器学习的问题,并从实践中获得真知。我提供的是几个机器学习算法的高水平理解,以及运行这些算法的 R 和 Python 代码。这些应该足以让你亲自试一试了。

我特地跳过了这些技术背后的数据,因为一开始你并不需要理解这些。如果你想从数据层面上理解这些算法,你应该去别处找找。但如果你想要在开始一个机器学习项目之前做些准备,你会喜欢这篇文章的。

广义来说,有三种机器学习算法

1、 监督式学习

工作机制:这个算法由一个目标变量或结果变量(或因变量)组成。这些变量由已知的一系列预示变量(自变量)预测而来。利用这一系列变量,我们生成一个将输入值映射到期望输出值的函数。这个训练过程会一直持续,直到模型在训练数据上获得期望的精确度。监督式学习的例子有:回归、决策树、随机森林、K – 近邻算法、逻辑回归等。

2、非监督式学习

工作机制:在这个算法中,没有任何目标变量或结果变量要预测或估计。这个算法用在不同的组内聚类分析。这种分析方式被广泛地用来细分客户,根据干预的方式分为不同的用户组。非监督式学习的例子有:关联算法和 K – 均值算法。

3、强化学习

工作机制:这个算法训练机器进行决策。它是这样工作的:机器被放在一个能让它通过反复试错来训练自己的环境中。机器从过去的经验中进行学习,并且尝试利用了解最透彻的知识作出精确的商业判断。 强化学习的例子有马尔可夫决策过程。

常见机器学习算法名单

这里是一个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名单。这些算法几乎可以用在所有的数据问题上:

  1. 线性回归
  2. 逻辑回归
  3. 决策树
  4. SVM
  5. 朴素贝叶斯
  6. K最近邻算法
  7. K均值算法
  8. 随机森林算法
  9. 降维算法
  10. Gradient Boost 和 Adaboost 算法

1、线性回归

线性回归通常用于根据连续变量估计实际数值(房价、呼叫次数、总销售额等)。我们通过拟合最佳直线来建立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这条最佳直线叫做回归线,并且用 Y= a *X + b 这条线性等式来表示。

理解线性回归的最好办法是回顾一下童年。假设在不问对方体重的情况下,让一个五年级的孩子按体重从轻到重的顺序对班上的同学排序,你觉得这个孩子会怎么做?他(她)很可能会目测人们的身高和体型,综合这些可见的参数来排列他们。这是现实生活中使用线性回归的例子。实际上,这个孩子发现了身高和体型与体重有一定的关系,这个关系看起来很像上面的等式。

在这个等式中:

  • Y:因变量
  • a:斜率
  • x:自变量
  • b :截距

系数 a 和 b 可以通过最小二乘法获得。

参见下例。我们找出最佳拟合直线 y=0.2811x+13.9。已知人的身高,我们可以通过这条等式求出体重。

线性回归的两种主要类型是一元线性回归和多元线性回归。一元线性回归的特点是只有一个自变量。多元线性回归的特点正如其名,存在多个自变量。找最佳拟合直线的时候,你可以拟合到多项或者曲线回归。这些就被叫做多项或曲线回归。

Python 代码

R代码

2、逻辑回归

别被它的名字迷惑了!这是一个分类算法而不是一个回归算法。该算法可根据已知的一系列因变量估计离散数值(比方说二进制数值 0 或 1 ,是或否,真或假)。简单来说,它通过将数据拟合进一个逻辑函数来预估一个事件出现的概率。因此,它也被叫做逻辑回归。因为它预估的是概率,所以它的输出值大小在 0 和 1 之间(正如所预计的一样)。

让我们再次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来理解这个算法。

假设你的朋友让你解开一个谜题。这只会有两个结果:你解开了或是你没有解开。想象你要解答很多道题来找出你所擅长的主题。这个研究的结果就会像是这样:假设题目是一道十年级的三角函数题,你有 70%的可能会解开这道题。然而,若题目是个五年级的历史题,你只有30%的可能性回答正确。这就是逻辑回归能提供给你的信息。

从数学上看,在结果中,几率的对数使用的是预测变量的线性组合模型。

在上面的式子里,p 是我们感兴趣的特征出现的概率。它选用使观察样本值的可能性最大化的值作为参数,而不是通过计算误差平方和的最小值(就如一般的回归分析用到的一样)。

现在你也许要问了,为什么我们要求出对数呢?简而言之,这种方法是复制一个阶梯函数的最佳方法之一。我本可以更详细地讲述,但那就违背本篇指南的主旨了。

Python代码

R代码

更进一步:

你可以尝试更多的方法来改进这个模型:

  • 加入交互项
  • 精简模型特性
  • 使用正则化方法
  • 使用非线性模型

3、决策树

这是我最喜爱也是最频繁使用的算法之一。这个监督式学习算法通常被用于分类问题。令人惊奇的是,它同时适用于分类变量和连续因变量。在这个算法中,我们将总体分成两个或更多的同类群。这是根据最重要的属性或者自变量来分成尽可能不同的组别。想要知道更多,可以阅读:简化决策树

来源: statsexchange

在上图中你可以看到,根据多种属性,人群被分成了不同的四个小组,来判断 “他们会不会去玩”。为了把总体分成不同组别,需要用到许多技术,比如说 Gini、Information Gain、Chi-square、entropy。

理解决策树工作机制的最好方式是玩Jezzball,一个微软的经典游戏(见下图)。这个游戏的最终目的,是在一个可以移动墙壁的房间里,通过造墙来分割出没有小球的、尽量大的空间。

因此,每一次你用墙壁来分隔房间时,都是在尝试着在同一间房里创建两个不同的总体。相似地,决策树也在把总体尽量分割到不同的组里去。

更多信息请见:决策树算法的简化

Python代码

R代码

4、支持向量机

这是一种分类方法。在这个算法中,我们将每个数据在N维空间中用点标出(N是你所有的特征总数),每个特征的值是一个坐标的值。

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只有身高和头发长度两个特征,我们会在二维空间中标出这两个变量,每个点有两个坐标(这些坐标叫做支持向量)。

现在,我们会找到将两组不同数据分开的一条直线。两个分组中距离最近的两个点到这条线的距离同时最优化。

上面示例中的黑线将数据分类优化成两个小组,两组中距离最近的点(图中A、B点)到达黑线的距离满足最优条件。这条直线就是我们的分割线。接下来,测试数据落到直线的哪一边,我们就将它分到哪一类去。

更多请见:支持向量机的简化

将这个算法想作是在一个 N 维空间玩 JezzBall。需要对游戏做一些小变动:

  • 比起之前只能在水平方向或者竖直方向画直线,现在你可以在任意角度画线或平面。
  • 游戏的目的变成把不同颜色的球分割在不同的空间里。
  • 球的位置不会改变。

Python代码

R代码

5、朴素贝叶斯

在预示变量间相互独立的前提下,根据贝叶斯定理可以得到朴素贝叶斯这个分类方法。用更简单的话来说,一个朴素贝叶斯分类器假设一个分类的特性与该分类的其它特性不相关。举个例子,如果一个水果又圆又红并且直径大约是 3 英寸,那么这个水果可能会是苹果。即便这些特性互相依赖或者依赖于别的特性的存在,朴素贝叶斯分类器还是会假设这些特性分别独立地暗示这个水果是个苹果。

朴素贝叶斯模型易于建造,且对于大型数据集非常有用。虽然简单,但是朴素贝叶斯的表现却超越了非常复杂的分类方法。

贝叶斯定理提供了一种从P(c)、P(x)和P(x|c) 计算后验概率 P(c|x) 的方法。请看以下等式:

在这里,

  • P(c|x) 是已知预示变量(属性)的前提下,类(目标)的后验概率
  • P(c) 是类的先验概率
  • P(x|c) 是可能性,即已知类的前提下,预示变量的概率
  • P(x) 是预示变量的先验概率

例子:让我们用一个例子来理解这个概念。在下面,我有一个天气的训练集和对应的目标变量“Play”。现在,我们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将会“玩”和“不玩”的参与者进行分类。让我们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1:把数据集转换成频率表。

步骤2:利用类似“当Overcast可能性为0.29时,玩耍的可能性为0.64”这样的概率,创造 Likelihood 表格。

步骤3:现在,使用朴素贝叶斯等式来计算每一类的后验概率。后验概率最大的类就是预测的结果。

问题:如果天气晴朗,参与者就能玩耍。这个陈述正确吗?

我们可以使用讨论过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于是 P(会玩 | 晴朗)= P(晴朗 | 会玩)* P(会玩)/ P (晴朗)

我们有 P (晴朗 |会玩)= 3/9 = 0.33,P(晴朗) = 5/14 = 0.36, P(会玩)= 9/14 = 0.64

现在,P(会玩 | 晴朗)= 0.33 * 0.64 / 0.36 = 0.60,有更大的概率。

朴素贝叶斯使用了一个相似的方法,通过不同属性来预测不同类别的概率。这个算法通常被用于文本分类,以及涉及到多个类的问题。

Python代码

R代码

6、KNN(K – 最近邻算法)

该算法可用于分类问题和回归问题。然而,在业界内,K – 最近邻算法更常用于分类问题。K – 最近邻算法是一个简单的算法。它储存所有的案例,通过周围k个案例中的大多数情况划分新的案例。根据一个距离函数,新案例会被分配到它的 K 个近邻中最普遍的类别中去。

这些距离函数可以是欧式距离、曼哈顿距离、明式距离或者是汉明距离。前三个距离函数用于连续函数,第四个函数(汉明函数)则被用于分类变量。如果 K=1,新案例就直接被分到离其最近的案例所属的类别中。有时候,使用 KNN 建模时,选择 K 的取值是一个挑战。

更多信息:K – 最近邻算法入门(简化版)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到 KNN。如果想要了解一个完全陌生的人,你也许想要去找他的好朋友们或者他的圈子来获得他的信息。

在选择使用 KNN 之前,你需要考虑的事情:

  • KNN 的计算成本很高。
  • 变量应该先标准化(normalized),不然会被更高范围的变量偏倚。
  • 在使用KNN之前,要在野值去除和噪音去除等前期处理多花功夫。

Python代码

R代码

7、K 均值算法

K – 均值算法是一种非监督式学习算法,它能解决聚类问题。使用 K – 均值算法来将一个数据归入一定数量的集群(假设有 k 个集群)的过程是简单的。一个集群内的数据点是均匀齐次的,并且异于别的集群。

还记得从墨水渍里找出形状的活动吗?K – 均值算法在某方面类似于这个活动。观察形状,并延伸想象来找出到底有多少种集群或者总体。

K – 均值算法怎样形成集群:

  1. K – 均值算法给每个集群选择k个点。这些点称作为质心。
  2. 每一个数据点与距离最近的质心形成一个集群,也就是 k 个集群。
  3. 根据现有的类别成员,找出每个类别的质心。现在我们有了新质心。
  4. 当我们有新质心后,重复步骤 2 和步骤 3。找到距离每个数据点最近的质心,并与新的k集群联系起来。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数据都收敛了,也就是当质心不再改变。

如何决定 K 值:

K – 均值算法涉及到集群,每个集群有自己的质心。一个集群内的质心和各数据点之间距离的平方和形成了这个集群的平方值之和。同时,当所有集群的平方值之和加起来的时候,就组成了集群方案的平方值之和。

我们知道,当集群的数量增加时,K值会持续下降。但是,如果你将结果用图表来表示,你会看到距离的平方总和快速减少。到某个值 k 之后,减少的速度就大大下降了。在此,我们可以找到集群数量的最优值。

Python代码

R代码

8、随机森林

随机森林是表示决策树总体的一个专有名词。在随机森林算法中,我们有一系列的决策树(因此又名“森林”)。为了根据一个新对象的属性将其分类,每一个决策树有一个分类,称之为这个决策树“投票”给该分类。这个森林选择获得森林里(在所有树中)获得票数最多的分类。

每棵树是像这样种植养成的:

  1. 如果训练集的案例数是 N,则从 N 个案例中用重置抽样法随机抽取样本。这个样本将作为“养育”树的训练集。
  2. 假如有 M 个输入变量,则定义一个数字 m<<M。m 表示,从 M 中随机选中 m 个变量,这 m 个变量中最好的切分会被用来切分该节点。在种植森林的过程中,m 的值保持不变。
  3. 尽可能大地种植每一棵树,全程不剪枝。

若想了解这个算法的更多细节,比较决策树以及优化模型参数,我建议你阅读以下文章:

  1. 随机森林入门—简化版
  2. 将 CART 模型与随机森林比较(上)
  3. 将随机森林与 CART 模型比较(下)
  4. 调整你的随机森林模型参数

Python

R代码

9、降维算法

在过去的 4 到 5 年里,在每一个可能的阶段,信息捕捉都呈指数增长。公司、政府机构、研究组织在应对着新资源以外,还捕捉详尽的信息。

举个例子:电子商务公司更详细地捕捉关于顾客的资料:个人信息、网络浏览记录、他们的喜恶、购买记录、反馈以及别的许多信息,比你身边的杂货店售货员更加关注你。

作为一个数据科学家,我们提供的数据包含许多特点。这听起来给建立一个经得起考研的模型提供了很好材料,但有一个挑战:如何从 1000 或者 2000 里分辨出最重要的变量呢?在这种情况下,降维算法和别的一些算法(比如决策树、随机森林、PCA、因子分析)帮助我们根据相关矩阵,缺失的值的比例和别的要素来找出这些重要变量。

想要知道更多关于该算法的信息,可以阅读《降维算法的初学者指南》

Python代码

R Code

10、Gradient Boosting 和 AdaBoost 算法

当我们要处理很多数据来做一个有高预测能力的预测时,我们会用到 GBM 和 AdaBoost 这两种 boosting 算法。boosting 算法是一种集成学习算法。它结合了建立在多个基础估计值基础上的预测结果,来增进单个估计值的可靠程度。这些 boosting 算法通常在数据科学比赛如 Kaggl、AV Hackathon、CrowdAnalytix 中很有效。

更多:详尽了解 Gradient 和 AdaBoost

Python代码

R代码

GradientBoostingClassifier 和随机森林是两种不同的 boosting 树分类器。人们常常问起这两个算法之间的区别。

结语

现在我能确定,你对常用的机器学习算法应该有了大致的了解。写这篇文章并提供 Python 和 R 语言代码的唯一目的,就是让你立马开始学习。如果你想要掌握机器学习,那就立刻开始吧。做做练习,理性地认识整个过程,应用这些代码,并感受乐趣吧!

from:http://blog.jobbole.com/92021/

深度学习框架的评估与比较

人工智能无疑是计算机世界的前沿领域,而深度学习无疑又是人工智能的研究热点,那么现在都有哪些开源的深度学习工具,他们各自的优缺点又是什么呢?最近zer0nbamos在GitHub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对CaffeCNTKTensorFlowTheanoTorch等深度学习工具从网络、模型能力、接口、部署、性能、架构、生态系统、跨平台等方面做了比较

网络和模型能力

Caffe可能是第一个主流的工业级深度学习工具,它开始于2013年底,具有出色的卷积神经网络实现。在计算机视觉领域Caffe依然是最流行的工具包,它有很多扩展,但是由于一些遗留的架构问题,它对递归网络和语言建模的支持很差。此外,在Caffe中图层需要使用C++定义,而网络则使用Protobuf定义。

CNTK由深度学习热潮的发起演讲人创建,目前已经发展成一个通用的、平台独立的深度学习系统。在CNTK中,网络会被指定为向量运算的符号图,运算的组合会形成层。CNTK通过细粒度的构件块让用户不需要使用低层次的语言就能创建新的、复杂的层类型。

TensorFlow是一个理想的RNN(递归神经网络) API和实现,TensorFlow使用了向量运算的符号图方法,使得新网络的指定变得相当容易,但TensorFlow并不支持双向RNN和3D卷积,同时公共版本的图定义也不支持循环和条件控制,这使得RNN的实现并不理想,因为必须要使用Python循环且无法进行图编译优化。

Theano支持大部分先进的网络,现在的很多研究想法都来源于Theano,它引领了符号图在编程网络中使用的趋势。Theano的符号API支持循环控制,让RNN的实现更加容易且高效。

Torch对卷积网络的支持非常好。在TensorFlow和Theano中时域卷积可以通过conv2d来实现,但这样做有点取巧;Torch通过时域卷积的本地接口使得它的使用非常直观。Torch通过很多非官方的扩展支持大量的RNN,同时网络的定义方法也有很多种。但Torch本质上是以图层的方式定义网络的,这种粗粒度的方式使得它对新图层类型的扩展缺乏足够的支持。与Caffe相比,在Torch中定义新图层非常容易,不需要使用C++编程,图层和网络定义方式之间的区别最小。

接口

Caffe支持pycaffe接口,但这仅仅是用来辅助命令行接口的,而即便是使用pycaffe也必须使用protobuf定义模型。

CNTK的使用方式与Caffe相似,也是通过指定配置文件并运行命令行,但CNTK没有Python或者任何其他高级语言的接口。

TensorFlow支持Python和C++两种类型的接口。用户可以在一个相对丰富的高层环境中做实验并在需要本地代码或低延迟的环境中部署模型。

Theano支持Python接口。

Torch运行在LuaJIT上,与C++、C#以及Java等工业语言相比速度非常快,用户能够编写任意类型的计算,不需要担心性能,唯一的问题就是Lua并不是主流的语言。

模型部署

Caffe是基于C++的,因此可以在多种设备上编译,具有跨平台性,在部署方面是最佳选择。

CNTK与Caffe一样也是基于C++并且跨平台的,大部分情况下部署非常简单。但是它不支持ARM架构,这限制了它在移动设备上的能力。

TensorFlow支持C++接口,同时由于它使用了Eigen而不是BLAS类库,所以能够基于ARM架构编译和优化。TensorFlow的用户能够将训练好的模型部署到多种设备上,不需要实现单独的模型解码器或者加载Python/LuaJIT解释器。但是TensorFlow并不支持Windows,因此其模型无法部署到Windows设备上。

Theano缺少底层的接口,并且其Python解释器也很低效,对工业用户而言缺少吸引力。虽然对大的模型其Python开销并不大,但它的限制摆在那,唯一的亮点就是它跨平台,模型能够部署到Windows环境上。

Torch的模型运行需要LuaJIT的支持,虽然这样做对性能的影响并不大,但却对集成造成了很大的障碍,使得它的吸引力不如Caffe/CNTK/TensorFlow等直接支持C++的框架。

性能

在单GPU的场景下,所有这些工具集都调用了cuDNN,因此只要外层的计算或者内存分配差异不大其表现都差不多。本文的性能测试是基于Soumith@FB的ConvNets基准测试来做的。

Caffe 简单快速。

CNTK 简单快速。

TensorFlow仅使用了cuDNN v2,但即使如此它的性能依然要比同样使用cuDNN v2的Torch要慢1.5倍,并且在批大小为128时训练GoogleNet还出现了内存溢出的问题

Theano在大型网络上的性能与Torch7不相上下。但它的主要问题是启动时间特别长,因为它需要将C/CUDA代码编译成二进制,而TensorFlow并没有这个问题。此外,Theano的导入也会消耗时间,并且在导入之后无法摆脱预配置的设备(例如GPU0)。

Torch非常好,没有TensorFlow和Theano的问题。

另外,在多GPU方面,CNTK相较于其他的深度学习工具包表现更好,它实现了1-bit SGD和自适应的minibatching。

架构

Caffe的架构在现在看来算是平均水准,它的主要痛点是图层需要使用C++定义,而模型需要使用protobuf定义。另外,如果想要支持CPU和GPU,用户还必须实现额外的函数,例如Forward_gpuBackward_gpu;对于自定义的层类型,还必须为其分配一个int类型的id,并将其添加到proto文件中。

TensorFlow的架构清晰,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支持多种前端和执行平台。

Theano 的架构比较变态,它的整个代码库都是Python的,就连C/CUDA代码也要被打包为Python字符串,这使得它难以导航、调试、重构和维护。

Torch7和nn类库拥有清晰的设计和模块化的接口。

跨平台

Caffe、CNTK和Theano都能在所有的系统上运行,而TensorFlow和Torch则不支持Windows。

from:http://www.infoq.com/cn/news/2016/01/evaluation-comparison-deep-learn

ML 工程师需了解的 10 大算法

那么如果你想进一步了解机器学习,你应该怎样开始呢?对我来说,我的入门是我在哥本哈大学留学时,参加的一个人工智能的课程。我的讲师是丹麦科技大学的一个全职的应用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的教授,他主要研究逻辑学和人工智能,主要致力于使用逻辑学来对人类的计划,推理,和求解问题的过程进行建模。这个课程是针对理论/核心概念和动手解决问题的讨论。我们所用的课本是人工智能的经典之一: Peter Norvig’s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A Modern Approach,其中涵盖的主题主要包括:智能代理,问题求解,敌对搜索,概率论,多智能体系统,社会AI,哲学/伦理学/人工智能的未来。课程的最后,三个人一组,我们实现了一个简单的基于搜索的代理,能够在虚拟环境下解决运输任务来作为编程项目。

多亏这个课,我学会了大量的知识,并决定继续学习这个专业的主题。在过去的几周里,我参加了旧金山的多个技术讲座,主要是关于深度学习,神经网络,数据结构的。还有一个机器学习的会议,很多该领域的专业人士都在场。最重要的是,我六月初的时候参加了Udacity的介绍机器学习(Intro to Machine Learning )的在线课程,并在前几天刚刚完成。在这篇文章中,我想分享一些我从课程中学习到的最常见的机器学习算法。

机器学习算法可以被分为三大类—监督学习,非监督学习,和强化学习。有监督的学习在数据集(训练集)的属性(标签)已知的条件下是有用的,但是在没有标签时,就失去作用了,需要使用其他方法来进行预测。当我们面临的是没有标记的数据(属性没有预先赋值),并且需要我们发现其中隐含的关系时,非监督学习就会很有用。增强学习介于这两个极端之间——对于每一个预测步骤或动作,都会有某种形式的反馈,但是没有确切的标签或着错误信息。因为这是一个入门课,我并不了解强化学习。但我希望这10个有监督和无监督学习算法就足够引起你的兴趣。

 

有监督的学习

1.决策树:决策树是一个使用类树图形,或者决策模型和其可能结果的决策支持工具,包括偶然事件的结果,资源成本和效用。看一下下面的图片感受一下它是什么样的。

 

从商业决策的角度来看,大多数时候,一个决策树就是使用最小数量的必须要问的是或不是的问题,来评估做出正确决策的可能性。作为一个方法,它允许你以一个结构化的和系统的方式来处理这个问题,从而得到一个合乎逻辑的结论。

 

2. 朴素贝叶斯分类:朴素贝叶斯分类是一族基于贝叶斯定理和特征之间的强独立性(朴素)的简单分类器。显著特点是方程式—— P(A|B) 是后验概率,P(B|A)  是似然概率,P(A) 是类的先验概率,P(B) 是预测的先验概率。

 

一些现实中的例子:

  • 标记一个电子邮件为垃圾邮件或非垃圾邮件
  • 将新闻文章分为技术类、政治类或体育类
  • 检查一段文字表达积极的情绪,或消极的情绪?
  • 用于人脸识别软件

 

3. 普通的最小二乘回归:如果你了解统计学,你以前可能听说过线性回归。最小二乘法是一种进行线性回归的方法。你可以把线性回归当作使用一条直线来拟合一系列的点的任务。有多种可能的方法来做到这一点,最小二乘的策略是这样的——你可以画一条线,然后对于每一个数据点,计算数据点和这条线的垂直距离,然后把它们加起来;拟合的线就是那个总和的距离尽可能小的线。

线性是指你用来拟合数据的模型,而最小二乘指的是你正在最小化的误差的度量。

4. 逻辑回归:逻辑回归是一种强大的统计方法,它使用一个或者更多的解释变量对一个二项式结果建模。它通过使用logistic 函数估计概率,这是累积 logistic  分布,来度量分类变量和一个或者更多的自变量之间的关系。

 

通常,回归可以被用于在现实世界的应用,如:

  • 信用评分
  • 度量营销活动的成功率
  • 预测某一产品的收入
  • 在一个特定的日子里会发生地震吗?

5. 支持向量机(SVM):支持向量机是一个二分类算法。给出N维空间的一组二分类的点,支持向量机产生一个 N-1 维的超平面将这些点分成两组。假设你在一张纸上有一些线性可分的二分类的点,支持向量机将会找到一条直线,将这些点分成两类,并位于离所有这些点尽可能远的位置。

就规模而言,其中一些最主要的问题已经使用支持向量机解决了(通过适当的修改),如,入广告显示,人类的剪接位点识别,基于图像的性别检测,大规模图像分类等等。

 

6. 集成方法:集成方法是构建一组分类器,然后通过对预测结果进行加权投票来对新的数据点进行分类。原始的集成方法是贝叶斯平均,但最近的算法包括纠错输出编码,bagging, 和boosting。

那么集成方法是怎样工作的,为什么他们会优于单个的模型?

  • 他们拉平了输出偏差:如果你将具有民主党倾向的民意调查和具有共和党倾向的民意调查取平均,你将得到一个中和的没有倾向一方的结果。
  • 它们减小了方差:一堆模型的聚合结果和单一模型的结果相比具有更少的噪声。在金融领域,这被称为多元化——多只股票的混合投资要比一只股票变化更小。这就是为什么数据点越多你的模型会越好,而不是数据点越少越好。
  • 它们不太可能产生过拟合:如果你有一个单独的没有过拟合的模型,你是用一种简单的方式(平均,加权平均,逻辑回归)将这些预测结果结合起来,然后就没有产生过拟合的空间了。

 

非监督学习

7. 聚类算法:聚类是将一组对象进行分组,使得同一组(簇)内的对象相似性远大于不同组之间的相似性。

每一种聚类算法都不太一样,这里有一些:

  • 基于质心的算法
  • 基于连通性的算法
  • 基于密度的算法
  • 概率聚类
  • 降维
  • 神经网络/深度学习

 

8. 主成分分析(PCA):主成分分析是一个统计过程,它使用正交变换,将一组可能相关的变量的一组观测值变换成线性不相关的变量,这些变量称为主成分。

PCA的应用包括压缩,简化数据使它们更容易学习,可视化。注意,选择是否使用主成分分析,领域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当数据充满噪声时,主成分分析是不合适的(主成分分析的所有成分都有很高的方差)。

 

9. 奇异值分解(SVD):在线性代数中,SVD是分解一个实数的比较复杂的矩阵。对于一个给定的m*n的矩阵M,存在一个分解M = UΣV,这里U和V是酉矩阵,Σ是一个对角矩阵。

PCA 是 SVD 的一个简单应用,在计算机视觉中,第一个人脸识别算法,就运用了 PCA 和 SVD 算法。使用这两个算法可以将人脸表示为 “特征脸”线性组合,降维,然后通过简单的方法匹配人脸的身份;虽然现代的方法复杂得多,但许多仍然依赖于类似的技术。

10. 独立成分分析(ICA):独立成分分析是一种统计方法,用来揭示随机变量集测试,信号集中的隐藏因素。独立成分分析为观测到的多变量的集合定义生成模型,它通常作为大型的样本数据数据库。在这个模型中,数据变量被假定为与一些潜在的未知变量的线性混合,混合系统也不知道。潜在变量被假设为非高斯并且相互独立的,它们被称为所观察到的数据的独立成分。

ICA 和 PCA 是相关的,但是它是一种更强大的技术,当那些经典的方法完全失效的时候,它能够从数据源中发现潜在的因素。它的应用包括数字图像,文档数据库,经济指标和心理测量。

英文出处:James Le

from:http://blog.jobbole.com/104457/